第三百五十九章会试开考_大荒炼神录
笔趣阁 > 大荒炼神录 > 第三百五十九章会试开考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三百五十九章会试开考

  阴历二月,承天城,热闹喧天。

  这天,几乎是从三更天的时候开始,天还漆黑一片,伸手不见五指,整个承天城就已经沸腾了起来,到处都是火把、灯笼,人来人往,车水马龙。

  承天城的城门提前打开,许多住在城外的举人,也在这个时候开始进城。

  呼喊声、叫嚷声、马匹嘶叫、车轮滚滚。其中甚至还夹杂着一队队肃杀的卫兵大声呼喝维秩序的声音。

  王室在今天,一共拨了两营御林军,数千名精兵,分布在贡院大路上维持秩序。

  就算是这样,整个场面也都乱成了一锅粥。

  “这场面还真够乱的,平日里没发觉,怎么会有这么多人?”

  杨牧等人提着笔墨纸砚,看着眼前的一切,目瞪口呆。

  太学院大街的前面,一辆辆的马车被堵住了,一眼望去,全部都是人头、灯笼、马车、轿子。

  “来参考的,都是举人老爷,最穷的人身边也有七八个奴仆,九千多个举人,平均每人身边七八个奴仆,那就是十万大军了,就眼前这样,已经算得上是有秩序了。”

  孔慕白摇了摇头,眼下的状况,即便是孔家这样的豪门世家,此刻也是无计可施,只能被堵在路上,毕竟科举乃是国家大典,即便是王上,也要按规矩办事,礼法之森严,无法想象。

  足足过了半个时辰,言景行等人才渐渐看见考场的大门,这还是因为他们住得近起得早,那些个住得偏僻些或是落脚在城外的,恐怕还得等上个把时辰。

  “咦,居然还有小孩儿?”

  杨牧就像发现了新大陆一般,眼睛瞪得笔直,在考场门口,搜身的地方,他居然看见了一名十来岁的小孩儿,穿着锦衣,俨然也是一名举人。

  “那小孩儿可不是普通人物。”另一旁,孔慕白也是看到了那小孩,脸色有些凝重,“如果我没猜错,这小孩恐怕是镇东城那个五岁中秀才,八岁中举人的谢神童,算算今年他才十岁,没想到竟然就来参加会试了!”

  孔慕白的话就像一枚重磅炸弹,炸得杨牧目瞪口呆。

  “五岁?”

  他扳起手指算了算,五岁的时候他还在玩泥巴呢,而人家就已经考中秀才了,这人比人可真是气死人啊!

  “不止如此,听说闻名遐迩的文坛大家卓文渊此次也来参加会试!”

  如果说刚才孔慕白丢出的是重磅炸弹,那这一下,他丢出的简直就是原子弹了。

  “镇北、镇广两省二十四府赫赫有名的文坛大家,卓先生都来参考了?他都九十七岁了啊!”

  见多识广的苏小染忍不住感慨出声,到了文丰国,她从苏清哪里听说了不少奇人轶事。

  文坛大家卓文渊便是其中一位,在文圣常九岳还未出现时,他的文章就已经闻名天下,曾经有三名状元公都在他的门下学习过文章,他醉心学问,后来碍于众人举荐,象征性地考了一个举人,就闭门研究学问,数十年如一日,而这次居然来参加考试,着实让人震惊。

  “卓文渊卓老先生?”杨牧震惊地张大了嘴,久久忘了合拢,“我家中都还有他的学术文章,精深高绝,这样的人物也来,这会试的水准也太高了点吧?”

  “卓文渊居然也来考试吗?”

  言景行心中微动,这个卓文渊,已经有九十七岁,乃是整个文丰国有数的文坛大家,只象征性的考了个举人,然后就闭门做文章、学问,注解先贤的著作,就是文圣常九岳,也曾登门与之交流,这人在文坛上的地位可以说首屈一指,一人一世家,莫过于此!

  这次科举,这个文坛大豪,居然来科举?

  他的目光在人群中搜寻,很快,就锁定了前方不远处的一堆人,在那

  最中央,一名发须皆白的老者正走下轿来。

  虽然看上去普普通通,但言景行能肯定那老者便是卓文渊,这样的文坛大家,威望、资历在那里,而且学问深厚,养气功夫已经接近上古圣贤,一眼就能看到他冲天的文气。

  “这样的人物,王室直接都能赐进士,根本不用考,他缘何来此?不过若是得中状元公,那也是文坛千古佳话了,比起王上赐进士,要光彩得多。”

  在民间,状元公的分量,简直和社稷一般轻重,而且一般状元公犯了什么事情,朝廷都会掩盖,不去追究,免得破坏文坛气运,在民间留不好形象。

  “看来这次会试非同小可,有许多厉害人物,这么多强大的竞争对手,也不知杨牧他们能否脱颖而出。”

  言景行长长嘘了一口气,转头看向杨牧等人,道:“杨牧,你们能与这般大才同场竞技,与他较量学问、才学,可谓是天赐良机,不枉此生。正因为如此,你们更要发挥出你们最强的实力!”

  “是,先生!”

  众人皆是齐声应答,他们对于言景行的恭敬,随着接触与了解,不仅没有丝毫减退,反而越发敬畏。

  “咦?刚才那个举人。”

  考场门前,那个刚刚走出轿子的身穿玄色衣服,发须皆白,但脸色红润,皮肤没有一丝褶皱,脸上也没有老人斑的文坛大家卓文渊,脚刚刚踏到地面,便浑身一动,转过身体,眼睛朝着后面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看了过去。

  他的目光一闪之间,竟然爆发出了一种深邃到极点的光泽,好像瞳孔中有一种洞穿时间空间的意境。

  “祖爷爷,怎么了?”

  他的身边是几个年轻人,腰悬佩剑,浑身气息深藏,还有一个摇着扇子,身穿白衣,没有喉结一看就是女扮男装的少女,正是她在发问。

  “刚才那个举人深不可测啊!”

  卓文渊这位文坛大家白眉轻微的耸动着,用手指向言景行等人所在的方向。

  “深不可测?”

  那白衣儒衫男扮女装的少女掩饰不住自己震惊的语气,与此同时,跟在卓文渊身边的几个年轻人脸上也露出了深深的惊讶。

  甚至周围还有几个承天城的文豪也都脸上十分惊骇。

  能得到文坛大家“深不可测”的评语,这世界上几乎没有这样的人物,要知道,这位文坛大家著书立说,解说上古圣贤书籍,是真正的大学问家,不但在文丰国大名鼎鼎,就算在整个大陆都非常有名气,文圣常九岳都曾与他坐而论道,感悟良多。

  “老师,这个底是什么人?让人去查一查?”

  就在这时,一个中年人道。

  这个中年人乃是进士出身,翰林院编修地一位科班官员,而这个进士,居然喊这个举人身份地卓文渊老师。

  “不用了,今日会试,在此出现的,想必也会参加会试、殿试,我到时候必定能看到他。”卓文渊收回了目光。

  “其实老师不必参加这次科考,只要学生们联名上个折子,王上立刻会赐老师一个新科进士的身份。”中年人转而道。

  “那不用,我都九十七岁了,六十年闭门著书,早就熄灭了功名利禄的心思,只是静极思动,心血来潮,想看看咱们文丰国的学子们,于是前来考取科举罢了。若是要让王上恩赐,倒也显得我这个文坛宗师是个草包,听说这次科举之中还有十岁小孩儿,和小孩儿一同科考,千古之后,未免不是一段佳话。尤其是今天居然看到了这等高深莫测的举人,更是欣然,能和他较量学问、才学,不枉此生。”

  卓文渊说话之间,已经是迈步向前,该轮到他入考场了,不过他身份何等特殊,如果例行搜身,简直就是对整个文坛的折辱,王上也是不敢如此开罪,早已是下令,直接便由人搀扶进去了考场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o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o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